刘安杀妻是真的吗为什么 刘安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2023-12-14 20:30:06未知 作者:肇庆在线
刘安杀妻是真的吗为什么?据说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天下局势混乱,刘备和吕布在沛城交战,刘备大败跑去投奔曹操。但刘备在去投奔曹操的路中,一口吃的都没有了,饥肠辘辘的刘备只得去村子里求食。
后来走到了猎户刘安家中,刘安一听是豫州牧刘备来找吃的,肯定想吃野味,但家中又没有,就直接把妻子杀了,把妻子的肉煮给了刘备吃。刘备吃的时候还问:这是什么肉啊?
刘安回答:是狼肉。刘备也没怀疑,就大吃了一顿,吃的饱饱的准备出发了。刘备去后院牵马,忽然看到一个妇女被杀死在厨房里,手臂上的肉都已经割去了。大惊之下连忙问刘安,才知道吃的是刘安妻子的肉。
刘安杀妻的原因
刘备不胜伤感,洒泪上马,刘安对刘备说:“本想跟随你,因老母在家,不敢远行。”(以上见《三国演义》第19回)刘备说:“已吃了你的妻子,怎能忍心让你老妈无人赡养呢?他日定报答与你。”二人分别。
刘安回到家里后,老母亲已经起来了,问他:“我儿,天已经亮了,儿媳怎么还不起来做饭?”刘安说:“儿媳病了,待为儿去做饭你吃。”后来到厨房,将妻子的尸体拖在一边,想自己做饭给母亲吃,但家中已经没有米面了。刘安看看妻子的尸体,手臂上的肉已经被割了,就把大腿上的肉割下,做好端给母亲吃。母亲吃完了,问:“我儿,这是啥肉?我咋尝不出来?”刘安初时不答,后不得已才说了。
母亲知道后大哭,把吃的肉全吐了,气的举起手中的拐棍就打刘安。刘安对母亲说:“刘备刘豫州皇亲国戚,仁义播于四海,今到我家,无以为食,杀妻供食,为不得已,且我家早已断炊,那婆娘早晚也会饿死,能救刘皇叔和母亲,让她尽忠尽孝,是她的福气;再说,刘皇叔是义气之人,我杀妻供食,他日岂不报答于我?不必再伤心。”一番话虽说得母亲无言以对,但最终还是十分伤心的。
刘安吃了剩肉,把妻子的尸体用破席子埋了,自去打猎。奇怪的是,一连几天,都没打到猎物。夜里也不能出门,因为母亲不仅厨房不敢进,夜里也不敢一个人呆在家,刘安只好陪着。
眼见几天没有吃的了,正在发愁的时候,忽然听到门口人声喧闹,出门一看,是来送钱的,原来刘备投奔曹操后,说起刘安杀妻为食之事,曹操乃令人送金百两,刘安大喜,对母亲说:“刘皇叔果然仁义,我今日富贵了。”母亲没说什么,只是流泪,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刘安妻子的娘家姓余,是小门小户,只有一位老实巴交的弟弟,也很穷,三天只吃两顿饭。但他的妻子鲍氏刚烈异常。刘安给母亲办丧事,鲍氏吊唁,没见到小姑,就询问究竟,起初刘安支支吾吾,后说得暴病而死,鲍氏不信,要开棺验尸,刘安不允,说人已经死了,死是刘家的鬼。
鲍氏哪里肯依,一纸诉状将刘安吿到衙门,县令派人来查,刘安只好说了真相,县令说:“只听说杀鸡待客,还没听说杀妻取肉的,岂不是胡编。”刘安拿出曹操送来的金子,县令半信半疑,问问邻居,还真的有送金子这事,加上这案子牵涉到曹丞相和刘皇叔,只得罢了。刘安因杀妻待客,无人再敢嫁,村里也呆不下去,就租房另居,家园渐成荒郊。
刘安杀妻的后果
刘安杀妻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鲍氏是个不依不饶的性格,一直状告刘安,衙门对这种案子自然不敢自断,在曹操死后,就把此案告诉了曹丕。曹丕一开始也没当回事,但后来民间传言其虐待亲弟弟曹植,曹丕的名声越来越差。为了能换回自己的声望,曹丕为了树立自己重视亲情的形象,直接下令在刘安杀妻的厨房中将刘安活埋了。刘安死前,自己还感慨道:“恶有恶报啊。”
吕布夺了徐州,将刘备赶到小沛,不久,又借故前来攻打小沛。刘备兵败,慌忙扔下妻小,骑马逃走。刘备走投无路,只得去许昌投曹操。一天,他饥渴难忍,便到猎户刘安家求食。刘安见来人正是自己久仰的刘备,就想要好好地招待一番,因一时弄不到野味,便将自己的妻子杀了,煮了她的肉给刘备吃。
第二天,刘备到后院取马时,发现刘安的妻子死在厨下,臂上的肉都已割去,才知道自己吃的是刘安妻子的肉。刘备半路上遇到曹操,说起此事,曹操命人带着重金前去赏赐刘安。
刘安杀妻飨刘备是大义奇绝,还是惨无人性
刘安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虽然只一个“昙花--现”的人物,但是,他在人们心灵上所留下的印象却无论如何也抹不掉,之所以会如此,并不是因为他创下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是因为他干了一件千古奇事,这就是他为款待刘备而亲手杀了自己的妻子。那么,应该如何评价刘安杀妻飨客这件事呢?
1.杀妻为义,士为知已
有些人对刘安杀妻飨客这件事持肯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刘安所做的这件事十分“奇绝”,认为刘安这个人义气、豪侠、大孝。
第一,为什么说刘安杀妻款待刘备这件事“奇绝”呢?
我们这个民族自古就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因此,每当贵客来到家里,盛情款待便成为人之常情。为了表示盛情,杀鸡杀猪者有之,宰羊宰牛者有之,例如,曹操在逃难途中,经过故交吕伯奢家的时候,另伯奢为了款待曹操,当时就曾一边安排家人杀猪,一边亲自出去打酒。可是,像刘安这样,为了招待客人而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然后割下她身上的肉来给客人吃的事,还从没有听说过。刘安对刘备的这种“接待规格”,确实是世所罕见,完全可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此等事情确实称得上是“奇绝”了。
第二,为什么说刘安是个“义士”呢?
刘安只是一个普通的猎户,世代以打猎为生,住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他不但没有得到过刘备的任何恩惠,甚至从来就没有见过刘备,这就是说他不曾欠过刘备的人情。刘备走的时候,他仍然留在他的老地方,继续干他的老本行,因此说,他对刘备并无所求。
刘安之所以要盛情招待刘备,就因为他把刘备当成知己。俗话说:“女为悦已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刘安自己虽然没有为刘备去死,但是,他的妻子却完全是因刘备而死的。像刘安这种为了款待一个“知己”连妻子的性命都肯献出的人,无论如何也应该算是一个“义士”。
毛宗岗在评价刘安的时候曾说:“易牙杀子以飨君,管仲以为非人情,不可近。刘安之事将毋同乎?曰:不同!牙为利也,安为义也。”既然刘安是“为义”而杀妻飨客,那么,他自然就是一位“义士”了。
第三,为什么说刘安是“孝子”呢?
刘安杀了自己的妻子来款待刘备,使刘备很受感动,临走的时候竟是“洒泪上马”,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如果刘安能以护送的名义跟上刘备,肯定能捞上个一官半职。然而,刘安却对刘备说:“本欲相随使君,因老母在堂,未敢远行。”一个可以飞黄腾达的难得机会,只因“老母在堂”而毅然放弃,可见刘安把奉养自己的老母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种行为完全符合“父母在,不远游”的道德标准。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了,刘安就是为了一己私欲而将别人推向悬崖。可见,刘安是个极其自私而且残忍的人。且看下面的分析:
第一,刘安是个“自私”的人
如果刘备非要吃肉不可,或者刘安一定要给刘备吃肉的话,那么,作为一个真正的“义士”,应读怎么办呢?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中国古时候有个叫介子推的人,有一次他跟着主人逃难,几天找不到吃的东西。眼见主人饿得就要昏过去了,介子推便偷偷地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硒,救了主人的一条性命。
刘安与介子推两人都真心实意地想拿肉来给别人吃,这是他们的相同之处。然而,刘安的做法正好与介子推相反,他割的不是自己身上的肉,而是别人身上的肉。
如果割别人身上的肉送人情也算是“义”的话,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不能称为“义”呢?退一步说,如果这个“别人”是自己不共戴天的仇敌,那么,食其肉,寝其皮,倒也显出他这个猎户的“豪侠”,可惜且可恨的是,他杀的这个“别人”正是与他相依为命的妻子,一个可怜无助的弱者。在亲者、弱者的身上下刀,这又算是哪路的英雄?
第二,为什么说刘安这个人残忍呢?
刘安是怎样将自己的妻子杀死,又是怎样从她的身上将肉割下来的呢?由于这些细节全被作者略去了,因此,我们在这里只好来想象一下:
也许刘安趁妻子不注意的时候,突然像饿虎扑食一样用麻绳将妻子勒昏,然后再加上一刀,将血放出;也许他先与妻子商量,妻子吓得浑身颤抖,跪地上求他饶命,但是最后为了款待刘备,还是将苦苦哀求的妻子杀死了,可见,刘安从本质上来看是个残忍的人。
长久以来,人们似乎对刘安杀妻飨客这件事情抱着肯定的态度,甚至是将这件事情传为美谈。但是,在我看来,刘安杀妻飨客这种行为真的很不可取,为了自身的利益枉顾他人性命,这样的行为和一个杀人恶魔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