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为什么要吃西瓜 这竟然是一个节气的习俗
2023-08-25 15:15:11未知 作者:肇庆在线
吃西瓜在夏天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毕竟西瓜好吃又解暑,是夏天经常吃的水果,但是在立秋这天却是异定要吃西瓜的,这是为什么呢?
西瓜原本在宋代从西域传入中原,立秋前后正是西域进入西瓜的采摘期,所以立秋吃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又据《二般秋雨斋随笔》中记载,西域妇女择立秋之夜到田间去摸瓜,称之为“摸秋”。
可能和西瓜的形状像孕妇的大肚皮,瓜内有子象征有儿子有关。在我国习俗中,“瓜”总与繁育后代有密切关系。
据讲,“摸秋”若能摸到成熟较好的瓜,则预示女孩能找到好丈夫,妇女能多生儿子。为了能确保摸到好瓜,一般白天选好了瓜放在确认的位置,入夜后让女人们去“摸”,这时的“摸秋”俨然是占卜活动了。
随着西瓜的种植扩大,城里人也开始以立秋吃西瓜为岁时习俗。时至今日,北方人仍把立秋吃瓜称为“摸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要是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叫hold住了。
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的生活习惯,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专家介绍,西瓜不宜吃得太多,因为西瓜属于“生冷食品”,西瓜中大量的水分会冲淡胃中的胃液,吃多了可能会伤脾胃,导致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胃肠抵抗力下降,还可能引起腹胀、腹泻。
西瓜不宜在饭前食用,因为饭前吃大量西瓜会占据胃的容积,使就餐时摄入的多种营养素大打折扣,特别是对孩子、孕妇和乳母的健康影响更大。
立秋还有吃哪些食物的习俗呢?
吃茄子、吃渣、吃秋桃
在历史流传下来的立秋节气食俗中,有“吃茄子”、“吃渣”、吃“秋桃”等。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杭州一带立秋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时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