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期:郭德纲上春晚:一个双赢的开始
2021-02-14 11:09:01未知 作者:肇庆在线
第926期:郭德纲上春晚:一个双赢的开始
- 正文
- 我来说两句(
人参与)
- 打印
- 字号 大|中|小
- 保存到博客

如果说,这个圈子的演艺明星分为两类的话:一类是上过春晚,一类是没上过春晚的。那么,郭德纲(在线看影视作品)作为“三俗”的代言人,显然是登不了这“大雅之堂的”,似乎永远被划分为后者而不能翻身。然而,就在世界末日之后的第一天,度尽劫波,郭德纲出现在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终审现场,他不是给“导演遛狗去”,那并没有“大胡子”的导演哈文显然也并没有把那“5000元”放在心上,声称:“好作品才是硬道理”、 “对,让他们陪咱老百姓过年!”。郭德纲登上春晚已成定局,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
作为一个相声爱好者来说,从个人感情的角度来讲,我当然期望郭老师能够站在这个无法绕过的春晚舞台,和从假山上戴着降落伞空降、从池塘里乘着潜艇跳出来的相声演员们加以区分和类比,从而让我们再次澄明主流和非主流、真相声和伪相声的标准和界限。
只是,郭老师迅猛地就把那牌坊束之高阁,“自己从来没发过誓不上春晚”,仿佛那充满揶揄和讽刺的《我要上春晚》马上cult地进行了情节反转,其实,这是一个无比励志的段子,依稀可见老师那多年压抑欢腾的内心,我要上春晚,我要上春晚,毕竟这是老郭“看着春晚长大的”,在遇到初恋情人时表现得扭捏矜持下,也是人之常情。
同时,央视和郭老师也生动地向我们演绎了在利益面前,我们去掌掴他人,更可以掌掴自己,甚至互相掌掴的人也可以深情拥抱。央视和郭德纲互相心存芥蒂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两者能够冰释前嫌,这无关乎网友所宣称的那种改革和开放。央视春晚不得不正视在各大卫视的围剿之下越来越式微的尴尬局面,仅仅依靠观众们传统的怀旧的情愫来维系,显然不能摆脱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惨淡局面。
既然能够与卫视抢夺资源,制造噱头,提升收视率,又能以改革的姿态示人,何乐而不为呢。
而郭老师的相声一直都以剧场和专场为主要形式播出,辅助以网络视频传播,受众的范围显然并没有更多以电视为载体的东北小品和海派清口广,而郭也一直在各卫视以主持人的身份随时兜售那些机灵的包袱,并没有直接地在电视上传播其相声,他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剧场才是相声生命力得以延续和怒放的场所,它可以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释放彼此会心的欢乐,让每一个三俗之心得以灿烂的绽放。而郭老师如果能够借此机会,能够把这些恰到好处的挠人的包袱,集批判与快乐为一体地传递给更多的观众,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
但我们不得不警惕的是,电视是相声的天敌,春晚是扼住相声命运的杀手,央视春晚却是要把相声蛋蛋捏碎的刽子手,它的巨细无遗的审查机制,早已把体制内的相声阉割得面目全非,也只剩下了为说学逗唱而说学逗唱的炫技。郭德纲登上央视春晚,是一个双赢的开始,而能否取得一个双方互相满意的结果,则取决于双方的妥协和让步的程度,取决于央视能不能够深切地拥抱三俗,取决于郭老师能不能以最大的地智慧保持自我。
郭德纲登上央视春晚,犹如锅遇上碗,我们更喜闻乐见的是锅碗瓢勺的叮叮当当,它更生活化,也更清脆入耳,但他们非要奏一首黄钟大吕,那还不如摔碗砸锅,各过各的。
卓一男(娱评人)
凡琳女性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