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舞集的故事介绍
2021-01-15 08:55:10未知 作者:肇庆在线

云门舞集的故事介绍
2007年06月27日17:34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 |
水月海报 |
云门舞集的故事
这是关于一群年轻人,如何挑战世俗,引领风潮的故事。
这是关于台湾的舞团,如何在世界的舞蹈版图上,
发光发热,让外国人仰望的故事。
一 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云门一九七三年的首演
一九七三年,一位弃文从舞的年轻编舞家说要「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他创立的「云门舞集」在台北台中山堂首演,从此展开三十四年的灿烂历程。
二 在面店的楼上饿着肚子跳舞:白手起家建云门
《纽约时报》舞评:「从动荡的台湾历史,与一生艺术的机缘,林怀民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现代舞风格与舞团。
三 青蛇跳出来争风吃醋:《白蛇传》的诞生
在俞大纲先生的诱导下,林怀民从京剧汲取养分,编出第一出经典舞作《白蛇传》。
四 玛莎‧葛兰姆留下的信封袋:云门的募款事业
玛莎‧葛兰姆来台演出,在看过云门的排练后,为鼓励这个年轻有潜力的舞团,她留下一个信封袋,那是云门的第一笔捐款。云门成立三十多年来,没有一天不为财务烦恼。
五 倾听祖先的脚步:《薪传》现身
林怀民带着舞者到河边搬石头,找出农民的身体特色,编出先民拓殖台湾的史诗舞剧《薪传》。
六 法海禅杖戳破了遮雨布:云门的免费户外演出
云门到低收入社区演「野台戏」,法海禅杖一举戳破克难的遮雨棚,马上「水漫金山寺」。八○年代前后的云门,下乡巡演,从土地与人民汲取养分。同时,云门也应邀赴欧美各城巡演,逐渐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七 花谢花飞飞满天:云门十岁舞《红楼梦》
云门十周年纪念作舞剧《红楼梦》,为台北社教馆揭幕。美国剧场设计大师李名觉为《红楼梦》设计的舞台,不仅带来美学的冲击;其专业剧场的技术水准,也为正在广建文化中心硬件的台湾,带来更高的视野。
八 蜡烛两头烧:云门止歇舞步
一九八八年九月,云门在澳洲的墨尔本艺术节演出第六百场,舞评表示,这是「历年艺术节最佳的舞团」。然而林怀民已经作出痛苦的决定:云门暂停。
九 出租车师傅的棒喝:林怀民重开云门
云门暂停期间,林怀民到大陆与东南亚游历。回国后,在出租车师傅的棒喝下,重启云门。
十 八里种荷花:假面仪式舞《九歌》
云门在台北郊外,八里,找到新的家。舞者在佛堂打坐,林怀民在淡水河畔思索,工作人员为舞剧《九歌》挖池种荷花。
十一 那个睁眼张望的女孩:李静君二十五年的云门生涯
看了《薪传》,深受震撼的李静君,毅然加入云门舞者的行列至今。她所展现的纪律、精准、成熟与自信,正是云门舞者的缩影。
十二 家族合唱:回顾台湾百年历史 林怀民找到自己
林怀民用台湾老照片和民众的口述历史,谱成《家族合唱》,在耶路撒冷、维也纳和柏林,「唱」出自己的声音。
十三 打坐 导引:云门建立自己的身体
云门舞者修习静坐,随熊卫学太极导引,找到新的身体语汇。《流浪者之歌》与《水月》轰动国际舞坛,《水月》为《纽约时报》选为二○○三年最佳舞作。
十四 肉身运笔:水墨淋漓的「行草三部曲」
云门舞者习书法,随徐纪学拳术,吸纳百川创新局。「行草三部曲」为欧洲舞评家票选为二○○六年最佳舞作。
十五 布拉格的那一夜:拉着肚子跳《水月》
云门两个半月的环球巡回途中,在布拉格集体食物中毒。发高烧,拉肚子的舞者坚持上台演出。《水月》演毕,全场观众起立欢呼致敬。
十六 全面性的拓荒:云门创造了台湾表演艺术的专业
不只舞蹈,云门也影响了台湾艺术、文化领域的发展。八○年代,为解决剧场工作人员荒,开办「云门小剧场」。九○年代,成立云门二团到社区演出,创办云门舞蹈教室,让舞蹈进入民众的生活。
十七 广场上不散的黄色衣海:云门户外公演观众六万
为了让广大的民众都能欣赏精致的剧场演出,云门每年在台湾各地的户外免费公演,总是吸引数万民众。即便下雨,还是穿著雨衣看到最后。
十八 高处眼亮:二十一世纪的新云门
林怀民与蔡国强合作的《风‧影》,以丰富视觉飨宴展现云门的新世纪风景。回顾从早年土法炼钢到如今高科技、高效率的剧场技术,靠的是云门不变的坚持:克服挑战,不断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