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元宵节放不放假 2019年元宵节放假安排
2023-06-24 06:35:53未知 作者:肇庆在线
2019年元宵节不放假。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这个节日就得名元宵节。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灯节。 元宵节习俗 中国人有在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就是俗话说的“正月十五闹花灯”。这个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 元宵赏灯还有一项品位高雅的游戏—猜灯谜。灯谜是中国特有的文字游戏,它将事物或字词的真相隐藏在表面上不相干的优美韵诗或通俗文字中,写成字条贴在花灯上,供观灯人竞猜,有些类似于西方一些报纸杂志上刊登的“纵横字谜”。猜灯谜最早出现在宋朝。在南宋(1127-1279)首都临安,每逢元宵佳节,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在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元宵。元宵也称“汤圆”、? “圆子”。据说元宵就其形状喻示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有关吃元宵习俗的源由,民间说法众多。相传春秋末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漂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恰巧是正月十五日,故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馅煮着食。另一种说法,元宵原本叫汤元,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元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节挂灯赏灯,是全国普遍流行的习俗活动。此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各地的花灯种类繁多,颇具特色。在上海,各家各户都要悬挂灯笼,停泊的船上也要点燃桅灯,寺院前要竖“塔灯”,就是竖一高杆,系长绳,由下到上层层挂灯。状如宝塔。塔灯以苏州所竖的“桥塔”最为有名,节日前,当地人会在桥梁上竖一高大桅杆,然后顺着桥身前后系长绳,由下到上层层挂灯,非常壮观。在台湾苗栗,当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张灯结彩外,人们还会用五色纸制作“孔明灯”,点燃后放到高空。 人们挂花灯的时候,往往在灯下或灯上附有谜语,供路人猜测赏玩。这一习俗活动是元宵节后增的项目,据说出现在南宋时期。开始时只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猜谜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深受人们的欢迎,逐渐流传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