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怎么治疗好? 民间治肛瘘偏方大全
2023-02-14 07:10:12未知 作者:肇庆在线
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或切口引流的后遗病变。肛瘘的主要表现有流脓、肿痛、肿块、瘙痒等,非常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那么,肛瘘怎么治疗好?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民间治肛瘘偏方大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民间治肛瘘偏方大全: 内服偏方: 偏方1 :金银花绿茶 组成:金银花5克,绿茶5克。 用法:金银花洗净,置杯中,加绿茶,开水冲泡,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肛瘘属实证早期,大便干结,小便赤、口干发热者。 偏方2 :菊花蒲公英饮 组成:菊花10克,蒲公英20克。 用法:菊花、蒲公英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3分钟,改文火煮20分钟,去渣取汁,分次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肛瘘属实证,见有大便干、小便赤、发热、肛红肿者。 偏方3 :绿豆粥 组成:绿豆20克,薏苡仁20克,粳米50克。 用法:绿豆、薏苡仁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肛瘘属实证,肛门肿痛,脓肿稠厚,大便干结者。 偏方4: 黄鳝1条、瘦猪肉100克、黄芪25克炒熟,加盐、糖、黄酒适量,去黄芪后食用。适用于虚型肛瘘病人。 偏方5:大米、小米各100克,洗净,放入锅内添入适量水煮开,待粥煮至半熟,加入豆浆500克搅匀煮熟,便可食用。适用于虚损患者,老幼皆宜。 偏方6:菊花6克、白糖6克、绿茶叶3克,放入茶杯开水冲沏,略闷片刻,淡香清雅,可清热解毒,利血脉,除湿痹,减轻肛瘘肿痛。 偏方7:绿豆薏仁米粥。 配方:绿豆20克,薏苡仁20克,粳米50克。用法:绿豆、薏苡仁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成粥,趁热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主治:肛瘘属实证,肛门肿痛,脓肿稠厚,大便干结者。 偏方8:马齿苋郁李仁饮。 配方:马齿苋30克,郁李仁30克。用法:马齿苋、郁李仁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5分钟,文火煮30分钟,滤渣取汁,分次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通便。主治:肛瘘属实证,大便干结,脓肿稠厚,舌红苔干者。 偏方9:冬瓜苦瓜饮。 配方:冬瓜50克,苦瓜50克。用法:冬瓜洗净,切成小丁。苦瓜洗净,切成小块。同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沸10分钟,滤渣取汁,分次饮用。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通便。主治:肛瘘属实证,伴大便干结,小便赤短者。 外用偏方: 1、瑏瑠鲜马齿苋捣烂成泥敷于患处,可起到明显的消炎消肿、退热止痛效果。如果再配合服用绿豆汁、西瓜汁、生藕汁、大青叶煎水或黄连、菊花加甘草煎水服,效果会更好。注意在疼痛、肿胀初起时使用,并忌食辛温香燥及发物。 2、泥鳅捣成泥,湿敷患处; 3、鲤鱼肠捣烂,外涂患处; 4、田螺连壳烧成灰,用香油调匀,敷于患处; 5、丝瓜捣成泥,敷于患处; 6、生茄子或黄花菜根捣泥,湿敷患处; 7、用生黄豆浸泡捣烂成泥状,湿敷患处; 8、用赤小豆研成粉末,调鸡蛋清,外敷患处; 9、生绿豆末加豆浆、米泔水、姜汁调匀外涂患处; 10、用鹅毛烧成灰撒于患处; 11 、鲜马齿苋捣烂,分别于午休前和晚睡前敷于患处,连敷几天即可治愈。(我个人认为主要治肛周脓肿) 注:刘女士说,她患肛瘘多年,后来一位邻居告知此方,她第一天贴后,就感到患处舒服了许多;第二天贴时,患处就不那么疼了;贴到第三天,就不痛不痒了。贴了六七天后,所有的症状都没有了,至今没再犯过。 12、 取头胎出生的小男孩的脐带屎,趁热糊在患处,一次就好。 注:高女士说,她老公患有肛瘘,经常流血。后来,一位朋友告诉这个偏方,她与一位临产的好友约好,孩子出生后取脐带屎给老公用。不巧的是,朋友的孩子出生时,她老公出差在外地,没办法,她只好将脐带屎放入冰箱中冷冻起来。待老公回来后,她将脐带屎解冻给老公使用,没想到她老公只用了一次,肛瘘就好了。 13、纯白公鸡(黄腿黄嘴无杂毛)粪便阴瓦(旧时房子上的弧形青瓦)上焙干,香油加热调和之。同事儿子用过二次即愈。 14、干蒜瓣子200克,水边生长的鲜柳树须根150克,水适量,共煮40分钟,后倒入盆中,先薰蒸后浴洗患部,每日一次,五日即愈。 15、瓦松50克,朴硝30克,黄药子30克,水适量煎30分钟,先薰蒸后坐浴15分钟,一日2次,每付中药可用3天。治疗小儿肛瘘50例,痊愈44例。 以上就是民间治肛瘘偏方大全的相关介绍了,希望可以帮到你!另外,要注意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术后需要注意休息,做到不熬夜、避免劳累,避免久坐久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