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滔天之时,人民安危至上
2022-12-26 19:17:50未知 作者:肇庆在线
不知道江西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平其俊现在是不是觉得很冤,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千夫所指”? 因为在接受央视《24小时》栏目主持人邱启明连线时打官腔屡被主持人打断,平齐俊成了口诛笔伐的对象。邱启明在连线中向平其俊询问汛情,平其俊却一个劲地介绍江西省委书记、省长的指示,邱启明不得已打断说:“平主任你告诉我,决口有多大?下游的群众有没有转移?”,平其俊又开始介绍国家防总副总指挥等一系列上级领导的“重要指示”,邱启明再次以同样的提问打断。 刚看到这消息时,我也替平其俊感到有些冤。毕竟,打官腔的官员不止他一个,甚至有可能他是按照领导的指示在念准备好的文字稿呢。但转念一想,他也不冤,当洪水滔天之时,作为江西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心里还只想着上级的指示,而把人民群众的安危至于脑后,即便他是作为“出头鸟”被打了,那也是活该。这样的“出头鸟”早该被打了,只不过这一回轮到了平其俊。 我的家乡就在长江边上,大大小小的洪水几乎是年年有。1998年大洪水的时候,因为父亲实在没空,我还替父亲在圩堤上守过夜。当时是全民动员,每家每户轮流派人日夜在圩堤上盯着,一旦圩堤出现险情,要立马报告,然后由抗洪指挥部门迅速组织救援。 我当时所看守的圩堤还只是个小圩堤,如果万一出现溃堤,上千亩即将成熟进入收割季的庄稼将会颗粒无收,但还不至于关系到民众的性命安危。但即便那样,每一个守堤的人都是时刻心提到嗓子眼,不敢有丝毫懈怠。而如果洪水危及的不仅是民众的财产,还危及着生命安全,那么对于身陷灾区的民众来说,对于正在一线参与抗洪救灾的干群和人民子弟兵来说,那将是一种多么深重的责任和压力。 每年到汛期的时候,每每看到洪水在一些地方肆虐的时候,我都不由得替身处灾区的父老乡亲担心,希望能从他们的脸上多看到一丝笑容,能从他们的眼神里多看到一线希望,希望他们渡过难关,能重新生活得很好。同时,每每看到参与救灾的干群和人民子弟兵忙绿又疲惫的身影时,心里总会有一份敬意油然而生。 每当洪水滔天时,每当灾难来临时,我们也总能看到人性的光辉突然绽放得格外炫目,看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一心、共赴时艰,看到由上而下的自强自立、坚忍不拔,看来爱心之潮汹涌而动、流淌人间。 每一次灾难中,我们往往也会看到太多可爱而坚强的人出现,看到一个个英雄的巍然站立,有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有轻伤不下火线的坚持,甚至还有舍身抢险救灾的无畏和感天动地。 或许,这些可爱的人和英雄们平日里也都有着这样那样的人性弱点,但在突发的灾难面前,他们真的可以突然变得高大和伟岸起来,只因为每一个人都懂得,人命关天,没有再比这更重要的了。 我甚至不怀疑,当平其俊在一线投身于抗洪救灾时,当他看到成千上万的灾区群众立等救援时,他也能做到这一点,他也可能卷起裤管、踩着泥泞奋不顾身地排除险情,救民众于危难之中。但是,当他面对着媒体的话筒,当他又意识到自己的官员身份,多年养成的官腔官调就自然而然地蹦了出来,甚至这已经成了他的职业习惯,习惯得他都不知道为何央视的主持人要打断他的话,习惯得他都不知道自己这么说有什么不对或者不妥之处。 希望平其俊在这一次遭受“千夫所指”之后能明白过来,能知道不论在任何时候,作为一个官员,他的心里不能只装着领导,更应记挂着百姓,记挂着他的衣食父母。即便有时候为了避免惹得上级领导不高兴,有些官样文章必须要做,有些官腔官调必须要打,但无论如何,在洪水滔天之时,在人民处于危难之中,不能置人民的安危于不顾,只记得上级的指示。领导再大也大不过群众的安危,指示再重要也比不了危难之中人民最切实的需要。 当然,需要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不是平其俊一个,而是所有心里只装着领导和上级而把百姓的安危和利益抛在脑后的人。 还希望平其俊之流的官员们能多看看总理在灾区的所言所行。每当大灾大难发生之时,总理的身影就能很快出现在一线,出现在民众之间,与民众一起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必须时刻把百姓的利益和安危记挂于心,必须要把百姓疾苦当做头等大事,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这真的不是空话大话,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为官为领导之道。 2010年6月24日星期四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