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2022-12-16 06:01:20未知 作者:肇庆在线
篇一:养殖场水产养殖技术培训方案
安陆市新唐健康养殖场水产养殖技术
培训方案
按照上级水产部门的要求,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解决好渔民的持续增收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新唐养殖场对内部养殖户及周边渔民制定了水产技术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技术培训工作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推广健康养殖,创新经营策略,提高渔业效益,掌握十项水产实用技术,搞好十个品种的养殖,带动周边渔民的渔业生产能力,建立技术人员到塘、库,技术要领到人的长效机制,达到养殖增效,渔业增收,人员素质增强的目的。
二、培训目标
1、本次培训举办二期,人员150人,发放技术资料,科技书籍150套。
2、通过培训,指导服务,使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到位率达到95%,户平增产8%,增收1500元以上。
3、培训水产健康养殖十项操作规程和十个品种,宣传渔业法规,以及高温季节中常出现的病害应对。
4、组织举办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传授科学养殖技术。
三、培训时间安排和主要内容
1、根据水产养殖特点,培训时间分别为每年11月份和 第二年2月份。
2、主要内容
根据水产养殖的要求,具体培训技术是,水库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及模式,80:20池塘养殖技术,生物制剂在水产防病害的应用及水环境修复的作用,渔业法规等。
四、培训工作措施
1、加强培训组织领导。场内成立渔业科技培训小组。 场长甘问明任组长,副场长唐心松任副组长,场部技术人员为成员,培训小组负责组织培训工作。
2、建立培训档案。每次培训的养殖户,将基本情况建立档案,设立台帐,便于跟踪服务。
安陆市新唐健康养殖示范场
2011年
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
一、环境条件
安陆市新唐健康养殖场水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符合GB/TB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地环境要求》。养殖池塘水质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池塘要求为精养鱼池,需配备增氧机。在春季,对全池进行清塘消毒,干塘后曝晒至池底干裂为佳 。药物清池应按NYS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进行。鱼种下塘前10天,注入水和经过发酵的有机肥,以培育池中的基础饵料生物。
二、鱼苗放养
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鱼苗培育采用混养法。一般投草鱼夏花***尾—***尾/亩。鲢鱼1500尾/亩,鳙鱼500尾/亩,并做到鲢鱼、鳙鱼比草鱼下塘迟15—20天左右。鱼苗下塘时,用浓度为4%食盐水浸浴鱼体5—10分钟,进行鱼体消毒处理。放养鱼苗,一是要求放养鱼苗的规格应整齐、均匀;二是要求在数量上应一次放足;三是做到保质保量。
三、饲料投喂
鱼种下塘后要求进行二级培育,采用传统的豆浆培育法。豆浆营养丰富,一部分可以直接由鱼种摄食,一部分可 以肥水,当鱼苗培育规格达到夏花规格时,改为糊状饲料投喂。精饲料中,豆饼50%、菜饼15%、麸皮25%、面粉10%混合后兑水成糊状
培训的通知
各村
专业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靖港镇水产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加快我镇水产养殖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农业和农村的科技水平,促进全镇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对农村水产养殖大户及广大水产养殖的农民进行水产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专业、职业技术水平,加快全镇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竟争力增强为核心,以全镇水产养殖农民、水产养殖大户为培训对象,利用各种科技培训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大力普及农村适用技术,不断提高我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二、培训目的
培训内容围绕全镇水产养殖现状,结合国内外市场的变化,着重培训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先进的成功养殖模式, 病害防治技术及营销技术培训等。加快发展我镇的水产养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学兴渔,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发展健康养殖,提高科学经营与管理水平,全镇将普及90%以上的健康水产养殖专业户。
三、任课教授由靖港镇农科教中心统一邀请安排。 四、培训对象
1、培训对象。具有农村户口,年龄在16-45周岁,且在本镇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或普通初、高中毕业回乡青年。
2、具有水产养殖实践基地的中小型户或承包集体渔池10亩以上的农户。
3、培训名额:50人以上(镇科技站4人、畜牧水产站专干2人不在其中)。
4、培训学员需交:身份证正反两面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一寸相片两张。
五、课程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