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是什么意思
2022-12-14 00:30:59未知 作者:肇庆在线
瞻仰是什么意思 瞻zhān ㄓㄢˉ1)往上或往前看:~仰。~望。~拜。~谒。~念。~前顾...仰yǎng ㄧㄤˇ1)脸向上,与“俯”相对:~首。~望。2)敬慕:久~。...瞻企亦作“瞻跂”。 盼望;仰望。 ? 晋 陆云 《与戴季甫书》: “瞻企勒恋, 守以委重。” ? 明 李东阳 《修建广平府庙学记》: “然则学必有庙, 自昔而然。 而以祭为教者, 亦恶可徒有其诚而无瞻企对越之地哉?” 明 归有光 《与徐子言》: “会晤未卜, 不胜瞻跂。” ? 清 吴嘉宾 《上林少穆先生》: “盖公为国之公诚, 自处之高旷, 经济宏富, 道德渊深, 后学须瞻跂之无由。” 瞻仪瞻仰效法。 ?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吾家四六》: “既从有北之投, 亟下居东之召。 有欲为王留者, 孰明去就之忠;无以我公归兮, 大慰瞻仪之望。” 瞻侍 1. 赡养;供养。 ? 《华严经》卷九十: “或复施给病苦众生, 令无阙乏, 以存其命;或复施与贫穷孤露, 及馀一切无瞻侍者。” 2. 照顾侍奉。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 “初, 太子之舍家也, 仿偟山泽, 栖息林泉, 时 净饭王 乃命五人随瞻侍焉。” 瞻云陟屺《诗·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新唐书·狄仁杰传》:“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后因以“瞻云陟屺”比喻思亲。瞻依 1. 瞻仰依恃。 表示对尊长的敬意。 语出《诗?小雅?小弁》: “靡瞻匪父, 靡依匪母。” ? 郑玄 笺: “此言人无不瞻仰其父取法则者, 无不依恃其母以长大者。” ? 宋 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 且犹为涕泣而歔欷。 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 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 明 张煌言 《上监国启》: “臣不胜惶悚瞻依之至!” 清 孙枝蔚 《赠滕县任明府淑源》诗: “上官齐劝慰, 父老最瞻依。” 2. 借指父母。 ? 王闓运 《王祭酒母鲍太夫人诔》: “少依慈训, 壮失瞻依。” 3. 敬仰依恋。 ? 宋 苏轼 《天章阁权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 “将往宅于灵宫, 永怀攀慕;愿少安于秘殿, 无尽瞻依。” ?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一: “湖畔徘徊, 山风吹面, 情景竟是瞻依而不是赏玩。” 4. 形容耸立。 ? 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 “其下深壑中, 始见居庐环倚, 似有楼阁瞻依之状, 不辨其为公馆、为庙宇也。” 瞻云就日《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后以“瞻云就日”形容臣下对君主的崇仰追随。瞻养供给生活所需。 瞻, 通“ 赡 ”。 ?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七章第三节: “其后和议告成, 即予释放, 并酌给瞻养之资。” 瞻予马首zhānyúmǎshǒu[to follow my lead] 看我马头(所向),意思是听我的指挥,跟着行事。据《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荀偃令日“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意思是进退要听我的命令。后来用“马首是瞻”来比喻服从指挥或乐意追随。瞻,看。瞻准循例照办的制度。 ? 《南史?袁枢传》: “《齐职仪》曰: ‘凡尚公主, 必拜驸马都尉, 魏 晋 以来, 因为瞻准。 ’” 瞻乌 1. 《诗?小雅?正月》: “哀我人斯, 于何从禄?瞻乌爰止, 于谁之屋?” 毛 传: “富人之屋, 乌所集也。” ? 郑玄 笺: “视乌集于富人之室, 以言今民亦当求明君而归之。”后以比喻乱世无所归依之民。 ? 《后汉书?郭太传》: “太傅 陈蕃 、大将军 窦武 为阉人所害, 林宗 哭之于野, 恸。 既而叹曰: ‘人之云亡, 邦国殄瘁。 瞻乌爰止, 不知于谁之屋耳。 ’” 唐 刘知几 《史通?编次》: “盖逐鹿争捷, 瞻乌靡定, 群雄僭盗, 为我驱除。 是史传所分, 真伪有别。” ? 柳亚子 《题钱剑秋<秋灯剑影图编>》诗: “逐鹿瞻乌事总非, 东南王气欲安归。” 2. 泛指富人屋上的鸟。 ? 宋 苏轼 《五色雀》诗: “我穷惟四壁, 破屋无瞻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