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红型保险?分红型保险如何实现分红的?
2022-11-30 09:05:01未知 作者:肇庆在线
重疾险的保障期限通常在几十年甚至终身,如此长的保障时间内,需要面对一个非常现实且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通货膨胀。 分红型重疾险既有保障,每年还可以获得保险分红,以此来抵御通胀,不是很好吗? 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今天,咱们一起来科普以下分红型重疾险。 一、什么是分红型保险? 分红型保险,顾名思义就是保险公司每年将一定的红利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一种保险产品。 根据2003年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分红型保险必须是两全险、终身寿险、年金保险,保险公司不得将其他类型的产品设计为分红保险。 换句话说,重疾险作为健康险,是不符合监管的要求,不应该被设计为分红型保险。 但是,为什么现在还能买到分红型重疾险呢? 那是因为你买了一个保险组合,主险是两全险或者终身寿险,附加了重疾险赔付,这样即规避了监管,又实现了重疾险的分红功能。 二、分红型保险如何实现分红的? 1、如何分红? 分红型保险的分红方式通常有2种:一是增额分红,二十现金分红。 增额分红,又称为“英式分红”,是指在保单有效期内,以增加保额的方式分配红利,当下的分红是拿不到,只有保险合同到期或者发生风险事故才能以理赔金的方式给付。 现金分红,又称为“美式分红”,这种分配方式简单粗暴,直接以现金的方式分红给投保人。 2、拿什么来分配?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买了分红型保险,就成了保险公司的股东了,保险公司会将当年盈利的70%分配给客户。 保险公司真的会把当年盈利的70%分配给保单持有人?这个70%的规定又是谁规定的呢? 这个要追溯到2003年保监会《个人分红保险精算规定》关于分红保险盈余分配的规定,保险公司要把不低于70%的保单可分配盈余,分配给保单持有人。 需要注意的是,70%没错,但可不是保险公司盈利的70%,而是保单可分配盈余的70%。 那么,啥叫保单的可分配盈余? 也就是说只是针对保险公司经营的分红保险业务, 在扣除了各种税务开销、营运成本、退保金、赔付支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等后,剩下的就是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 再次强调一遍:是分红型保单的可分配盈余,而非企业盈利的可分配盈余! 3、分多少? 分红型保险销售误导最严重的一项就是关于分红收益了。 通常销售代理人在给客户做演示的时候,都会使用一定的演示利率,比如高档红利的演示利率是6%,中档红利是***,低档红利的是***或者3%,甚至会拿银行的存款利率和分红险的收益比较,承诺高收益。 而实际上,所有的分红型保险,无一例外,分红水平是不确定的,也是不保证的,极端情况下分红可能为0。 我们来看某公司分红型保险合同中的约定: “如果确定有红利分配,我们将进行红利分配”,潜台词就是:如果确定没有红利分配,我们就不分配! 问题来了,最终由谁来决定是否分红?分红多少?我想肯定不是你、也不会是我! 尽管销售误导非常可恨,但是毕竟买了分红型的保险,还是会有分红的,就是分多分少、分不分的问题了。 三、看似很美好的分红型保险,我却不建议你买,为什么? 1、分红型的保险,保费都会很贵。 探险君一直强调,买重疾险的本质就是买保额,充足的保额才是关键,而大部分消费者的保费预算都是有限的,如果是为了未来不确定的分红,降低当前的保障额度,是舍本逐末。 以上,我们对比了3款产品,其中太平洋人寿的金佑人生和太平人寿的福禄倍佑是分红型,光大嘉多宝是非分红型,抛开保障责任不看,单纯保费要贵到近一倍左右。 2、靠不确定的分红抵御不了通胀。 所谓术业有专攻,保险不是万能的,尤其是保障型的健康险,它的本质是保障、是杠杆。 通胀的本质是钱不值钱,只有靠中长期的投资规划,实现资产的复利增值,方能抵御通胀。 温馨提醒:请仔细核对内容中的信息,提高防范意识,谨防电信诈骗、高利贷等陷阱,避免上当受骗。 |